秋收正当时,“丰”景美如画。近日,记者在彭山区公义镇欣荣村看见,天府粮仓数智水稻示范基地的万亩优质稻田已遍染金黄,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,呈现出一派动人的丰收画卷。田间地头,三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,在稻田中有序推进。它们如同高效的“巨兽”,所过之处,稻穗被迅速收割、脱粒,金灿灿的稻谷如流水般倾泻而出,很快便将紧随其后的运粮车装满。
规模化、机械化作业的背后,是四川成林寿香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专业化运营。该公司负责人王程淋介绍:“今年水稻亩产比去年提高了约100斤,总面积约两万亩。烘干后的稻谷将主要用于战略储备、市场销售及高端大米加工,目前已与四川省储备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。”
确保“丰收在手”,不仅靠机械化收割,更依赖及时的收后处理。在基地烘干房内,8台大型烘干机全天候运转,每日可处理160吨湿谷,有效防止稻谷霉变,牢牢守住稻谷入仓前的最后一道品质关。
规模化种植与全程机械化,正推动彭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。从收割、运输到烘干、加工,各环节高效衔接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。
据彭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,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14.1万亩,目前收割进度已全部完成。“我们提前统筹调配了全区收割机、烘干设备等农机资源,全力保障秋收工作顺利推进。”
天府粮仓数智水稻示范基地的丰收景象,正是彭山区水稻生产全面向好的生动缩影。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现代农业科技正谱写着最美的丰收乐章。